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2日
全线首家!沪渝蓉高铁南通特大桥箱梁预制任务完成
文章字数:868

  本报江苏南通讯 3月30日,随着最后一孔长32米、重达697吨的箱梁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中铁一局沪渝蓉高铁通州梁场圆满完成沪渝蓉高铁沪宁段南通特大桥全部箱梁预制任务,成为沪渝蓉高铁沪宁段首家完成箱梁预制任务的单位,为后续架梁及铺轨施工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州梁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占地123.72亩,承担标段内429孔简支箱梁预制及架设任务,梁场配置钢筋整体绑扎台座2个、制梁台座8个、搅拌站2座、双层存梁台座47个,最大存梁能力94孔。
  自进场以来,项目团队严格按照中铁一局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强资源配置,投入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动化钢筋加工设备、布料机、智能喷淋养护系统、智能压浆台车、自动张拉设备等先进技术,于2023年7月1日实现首孔箱梁浇筑,当年10月3日正式批量生产,日均生产能力2孔,高峰时期日均制梁达3孔。
  正式投产以来,项目围绕箱梁预制钢筋绑扎、模型打磨、混凝土浇筑、梁体养护、张拉等施工工序,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搭建钢筋绑扎实物交底教学模型、推行钢筋六步绑扎法、微改模型细部结构、加工套筒、六道墙钢筋定位工装、改造整平机、拉毛机、吊装孔管模,调整混凝土布料及桥面收面工艺、内腔养护安装加湿器等小改小革,在加快箱梁生产速度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升箱梁的内在质量和外部美观程度,实现了内实外美的施工目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紧抓安全生产主线,根据现场情况细化管理细节,以履职清单化和检查定量化为支撑,以带(跟)班作业制、班前点名与班前讲话制、进场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为保障,以激励约束考核为手段,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覆盖、全方位的安全穿透式管理,保证了箱梁预制施工快速稳步推进。
  据悉,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是沪渝蓉高铁的东段线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该项目建成后,将在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对于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讯员 杨杰 孙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