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塞拉利昂讯 近日,中铁一局塞拉利昂铁路运维项目成功完成首次钢轨闪光焊接作业,为后续铁路运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填补了当地在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
该项目负责的铁路线是当地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但长期以来,铁路钢轨的连接技术一直制约着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传统的钢轨连接方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为提升铁路运营质量,中铁一局新运公司决定引入先进的钢轨闪光焊技术。
塞拉利昂地处非洲西部,气候炎热且复杂多变,高温、高湿以及突如其来的强降雨,给闪光焊作业带来了极为不利的环境因素。同时,由于当地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资源有限、物资匮乏,造成基本的焊接材料和设备零部件难以获取。加之塞拉利昂执行的国际通用标准较为复杂,与国内标准存在差异,使得从设备选型到具体操作规范,需要重新摸索和调整。
面对这些困难,项目部迅速组建了一支由中方技术骨干和当地优秀员工组成的攻坚团队。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紧密协作。中方技术人员凭借在国内积累的丰富轨道焊接经验,为作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当地员工利用对本地环境和资源的熟悉,积极协助解决物资采购和场地协调等问题。
在技术攻关阶段,团队遇到了焊接参数难以精准匹配的问题。由于钢轨材质存在细微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原本在国内成熟的焊接参数无法直接套用。为此,技术人员们日夜坚守在施工现场,反复进行试验,仔细记录每一次焊接过程中的数据,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调整。经过数十次的尝试和优化,最终找到了适合当地条件的最佳焊接参数。在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钢轨闪光焊作业顺利完成。经过严格的检测,焊接后的轨道接头平整度高、强度大、稳定性好,达到探伤要求和工艺标准。此次成功不仅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海外施工经验,也为塞拉利昂铁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在此次钢轨闪光焊接过程中,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培训思路,中方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耐心地向塞方员工传授闪光焊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塞方员工们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积极与中方人员交流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见解。这种良好的合作氛围,不仅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融合,也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友谊,为未来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讯员 殷强 赵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