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疆若羌讯 9月29日,随着中铁一局罗若铁路伊循车站首组道岔闪光焊接最后一个接头探伤合格,标志着罗若铁路道岔闪光焊接施工首战告捷。
道岔作为铁路运输的“咽喉”,结构复杂、接头众多,是线路设备相对薄弱环节,其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以往道岔接头多采用铝热焊工艺,但该工艺受限于现场环境和焊接原理,易产生裂纹、气孔等缺陷,成为影响设备安全的“老大难”问题。而道岔闪光焊焊接,有效解决了该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强度与韧性,有效减少焊接缺陷,显著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与风险。
为确保首组道岔闪光焊接作业顺利完成,项目部结合施工环境和地域特点,针对YHGC-800Z型闪光焊接一体机作业顺序等关键环节,会同后方公司、和若公司、若羌基础段提前介入组深入现场,多次模拟推演,最终形成精准锁定每道工序时长节点的施工方案和符合施工现场的可操作性作业指导书,实现“零误差”作业管控。同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和反交底,保证每名作业人员对作业流程清晰认知,实现焊接任务高效精准完成。
据了解,罗若铁路此次道岔闪光焊施工,属新疆地区全路首次。整个焊接过程需历经预热、顶锻、正火等10个步骤,最高焊接温度可达900摄氏度,基本实现自动完成,较之前铝热焊作业时间缩短70%,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通讯员 文永松 赵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