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在零下10摄氏度的佳同铁路佳木斯至新友谊段施工现场,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机养公司佳同车组二十余人正顶风冒雪坚守岗位,用热血与实干打响了“战寒冬、保节点”的攻坚战。
东北冬季的极寒气候,给大型机械化铁路施工带来多重考验。为确保机械车能够在寒冷天气正常工作,操作司机和技术人员提前研究优化施工方案,组建技术攻关小组,精准施策,针对低温环境下液压系统反应迟缓、金属构件脆性增加等问题,通过提升柴油标号与润滑油标准,采用保温棉等保温措施,确保发动机和管路达标,为工程铸就“抗冻筋骨”。
在太平镇至丰乐镇区间施工现场,智能化大型养路设备成为寒冬施工的“主力军”。两台DC-32自动抄平起拨道大型机械设备随着发动机的一阵轰鸣声而过,弯曲高低不平的线路,瞬间变了“模样”。相比传统人工作业,即便在低温环境中,设备仍能保持毫米级施工精度。针对站场线路延长工程,施工班组采用新型数据导入技术,确保了施工的速度,避免了人为误差等诸多问题,为后续列车提速奠定基础。
“只要工期能推进,这点冷不算啥!”在四马架基地站设备保养现场,副车长王小龙抹了把脸上的霜花,继续加注润滑油。他的安全帽上结着冰棱,厚重的棉衣已被汗水浸透又冻干,但手中的活儿始终精准利落。为确保设备机械能正常运转,车组人员每天在现场连续工作,返回车站还需精心保养设备,检查各部件及工作装置的螺丝松紧程度和润滑情况,确保设备在寒冬不出丝毫差错。
在福利屯站施工现场,“战寒冬、保节点”的横幅在风雪中格外醒目。这座全线最大的客货两用车站改造工程,虽面临规模大、难度高的挑战,但车组人员通过科学调度已完成过半工程量。
“铁路通了,我们的粮食就能更快运到全国各地!”附近粮库负责人专程赶来察看进度,看着延伸的铁轨,难掩喜悦之情。
截至目前,佳同铁路正在有效推进,在这片冰封的黑土地上,佳同车组人员用科技突破严寒,用坚守诠释担当,正一步步将“钢轨通江达海、助力振兴发展”的蓝图变为现实。
(通讯员 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