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2日
从灞河之畔到城市脉络:中铁一局的破局与深耕综述
文章字数:1744
 西安浐灞,这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热土,见证了中铁一局上庄集群项目的崛起。2021年,中铁一局勇担使命,承接全国十四运重点工程灞河隧道,以“善战铁军”之姿在此打响开篇之战。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年轻团队随之组建,怀揣“楔入区域经营支点”的壮志,开启从“筑路铁军”到“城市园丁”的跨界征程。
五年来,团队凭借“铁军”的速度与品质,在业主与政府心中烙下“关键时刻靠得住”的企业名片。上庄村、灞桥街村安置房、苏陕国际、未来之芯等工程,成为展示其卓越实力的有力市场名片。团队接连中标浐灞第三学校(EPC)工程项目与空港新城合范福星商业广场项目,承建工程总价值约28亿,完成产值超 16亿。项目党支部获中铁一局党委“优秀基层党组织”表彰,项目负责人韩应龙荣获“中国中铁2024年劳动竞赛先进个人”称号。
花海奇迹,信任奠基
接手十四运景观改造绿化工程,对团队而言,不仅是工程内容的转变,更是对自身应战能力与企业实力的重大考验。面对工期紧、现场条件复杂的困境,团队主动攻克征地拆迁难题,以实际行动彰显担当。为弥补技术短板,全员开启昼夜钻研的学习模式。最终,废墟之上绽放绚烂花海,“中铁一局向西安人民问好”的巨幅标语成为网红打卡亮点,既赢得业主与政府高度认可,也收获了珍贵的“信任凭证”。凭借这份信任,团队又出色完成元朔大道北辰至灞河西路提升改造紧急任务,成功打开市场格局。
蛰伏奋进,扎根安居
绿化工程告捷后,上庄项目团队迎来近一年半的蛰伏期。项目主要领导紧盯市场信息,积极承接小型工程,只为维系团队、保留发展火种。机遇总会垂青有准备者,当上庄村安置房项目出现时,领导层果断决策:“信誉是无形资产,市场讲口碑,作为央企,必须将安置房打造成‘标杆工程’,这关乎能否扎根。”
彼时,团队约半数成员首次涉足房建领域,经验与技术的不足成为阻碍。但他们毫不退缩,以“循标启航”的态度开启攻坚。团队组织全员学习标准化,派技术骨干赴其他房建项目取经,还开展房建施工技术专题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并从大型房建企业引进8名资深技术人员充实一线。
施工中,团队强化安全质量“硬件”配置,设置安全宣讲台、雾桩降尘设施;完善提质增效“软件”体系,建立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及信息化系统,将群安员、青安岗等纳入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紧抓标准“关键”,落实技术人员现场管理责任,细化作业队伍技术交底。当首栋安置房主体封顶礼炮响起,这支团队已蜕变为精通现代房建管理的“正规军”,回迁居民的赞誉便是最好的捷报,为扎根区域筑牢根基。
亮剑攻坚,填补空白
真正的强者从不局限于舒适区,上庄集群项目团队亦是如此。在承建上庄村、灞桥街村安置房的关键阶段,他们毅然承接苏陕国际2栋154.1米超高建筑的降高拆除任务。120天工期紧迫,团队迅速行动,反复推敲每一步骤,统筹资源、严密部署、严控安全。
拆解原有塔吊、管控高空作业安全、精准拆除结构构件……面对诸多施工难题,团队不断优化方案,实现结构构件精准拆除,将对周边建筑与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最终,安全、精准完成每座塔楼降高23米的艰巨任务,不仅证明自身实力,更填补了中铁一局在超高建(构)筑物拆降施工领域的空白。
在圆满完成苏陕国际项目、安置房工程推进之际,团队又组建10人小组,接手公司在陕首个装修改造项目——未来之芯(航天高技术应用中心)装修改造工程。团队秉持“开工即决战”理念,138天内完成总建筑面积超2万平方米、涵盖多功能区域的加固、改造与装修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两次攻坚,既锤炼了敢为人先的硬核实力,也积淀了快速响应的综合能力,成为团队开拓市场的“胜负手”。
谋势拓疆,战略升维
棋局成败在于深谋远虑,上庄集群项目团队深谙此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他们始终保持敏锐洞察与前瞻视野。“不能等项目,要跟着城市规划走,主动创造项目。”在两处安置房工程推进时,项目负责人已将目光投向更广阔领域。他们立足城市发展高度,凭借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与精准预判,主动沟通协调,接连中标浐灞第三学校(EPC)、空港新城合范福星商业广场项目。
这一系列中标成果,标志着团队在片区经营中,从“干工程”到“创市场”的战略升维迈入收获期。如今,这盘深耕区域的棋局仍在继续,上庄集群项目将秉持“破局”与“深耕”理念,持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在城市发展脉络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通讯员 辛镜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