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我与新疆的不解之缘
退休老干部王世勋入疆筑路记
“机筑处(三公司)这几年的发展很快,我们看在眼里,心里很欣慰啊,在这里,我还想再提一些建议……”,三公司老干部座谈会上,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的老干部王世勋说到。现年已80余岁高龄的他,依然关心着企业未来的发展。
    通过对王世勋老人的进一步了解,我们得知,他积极投身西北铁路建设,曾是兰新铁路线上的测量尖兵。随着采访的进一步深入,王世勋老人的筑路轨迹逐渐清晰了起来。
    从齐齐哈尔到兰州,需要72个小时
    1955年9月,风华正茂的王世勋毕业于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铁道工程专业,被分配到了西北铁路工程局机械筑路工程队。
    五十年代的年轻人,内心都有一种开天辟地、干出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接到分配通知后,他迫不及待地打起简单的行李,从齐齐哈尔起身去兰州报到。
    此时的新中国交通建设才刚刚起步,从东北去西北只能走陇海铁路,蒸汽机车平均每小时才跑五六十公里,颠簸了三天三夜后,他终于到了兰州。但当时的兰州火车站非常简陋,让这个满腔热血投身大西北建设的壮志青年着实吃了一惊。脚刚一下火车就立即陷入一尺深的灰尘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老兰州的真实写照。西北铁路工程局设在兰州市西郊何家村,机关也只不过有一溜小平房而已。
    三天三夜的车程,让王世勋初尝了生活的艰辛。“但我遇到了好师傅,教会了我许多技术”,王世勋回忆道,在说的那一刻,他的眼睛里仿佛还有着喜悦。他说,他的带习老师是韩顺清和曹西凤,分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他们教他掌握了测量放线、施工管理的实践技能。
    艰难中成长,成为兰新线上的测量尖兵
    1952年10月,兰新铁路在兰州破土动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最长的一条铁路干线。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磨练,已经成长为测量骨干的王世勋被安排参加兰新铁路建设。从此,他便与新疆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6年,王世勋开始独立承担测量任务,带领二十多名队员向乌鲁木齐方向推进,先后驻扎在酒泉县金佛寺、玉门县赤金堡、安西县布隆吉等地。每天早晨,测量队员被汽车送到指定地点,就开始了一天紧张的测量放线工作。为了测量方便,他把测量队分成中线、水平线、边线三个工作组,每天平均向前推进8公里。
    一次,汽车在半路抛锚了,由于没有通讯设备,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过了下班时间还不见车来就继续向前放线,赶在天黑前总共向前推进了11公里。等到另一辆车来到现场,他们在工地已经煎熬了36个小时,中间没吃一口饭,没喝一滴水。由于干渴难耐,测量队员只好把水箱内有限的水平分。回去的时候,这辆吉普车箱内、引擎盖和左右踏板一共挤了28个人。
    测量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测量工作必须走在施工队伍的前面,野外住宿成了每次迁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戈壁滩搞测量,只能住在自己搭建的简易帐篷里,把木杆插在沙地上,再围上单层的篷布,最后四周压实,一顶帐篷就搭好了。但大风经常把帐篷掀倒,须追到几里外才能把帐篷抢回来。正是应了一句老铁路人的口头禅“风沙做我的被,戈壁做我的床,为了修通兰新线,刀山火海也敢上”。
    1962年,经过几十万筑路大军的艰苦努力,兰新铁路全线铺通。由此,机械筑大队也跨越天山山脉胜利进驻乌鲁木齐。
    随后的新疆建设中,王世勋先后参与了镜铁山矿区专用线、吐鲁番8023专用线、乌拉泊石碴开采运输和八一钢厂建设。在此期间,他代表三公司(原机筑处)参与了铁路施工技术总结,编写了《沙漠地路基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与操作》,并由铁一局结集后出版发行。他的一生,是投身国家基础建设的一生。他的一生,也与新疆这片广阔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版权所有 200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WWW.CRFEB.COM.CN
联系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号 邮政编码: 710054
备案号: 陕ICP备12002715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