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GL02标项目的开工建设,打响了中铁一局城轨公司进军市政工程领域的“第一枪”。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高浪路项目积极推行项目管理精细化、精益化,探索构建大商务管理体系,在干好在建项目上下功夫,在打造高效团队上见真章。以大商务管理为抓手,增强项目创效能力
项目大商务策划工作贯穿工程项目营销、履约及收尾三个主要阶段,分为标前商务策划、履约商务策划及收尾结算策划。项目部通过收集施工中主要工序的成本价格及其他费用成本,对比招标控制价的下浮率水平及实际分包价格,为公司建立地区性市政项目的模拟清单提供了数据支撑,提升了标前策划能力。
进场初期,项目在对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图纸的全面会审中,通过对比相邻标段清单价格和概况,总结经验、模拟推演,制定项目初期二次经营的大方向、总目标。在施工期间,项目又请外部资深审计人员、业主计划部有关人员对清单修编及变更立项进行分析指导,通过复盘推演,制定出适合本项目的二次经营策划。
截至2022年底,项目通过材料调差、工程量修编等措施,有效实现了“开源”,使二次经营取得良好的收益。以创新发展为支撑,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创新是企业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在高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设中,项目始终以服务市场为目的加大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科技创新同市场开拓、项目建设深度融合。自项目部进场以来,已完成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级“QC”成果1项,市级QC成果2项。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团队将落脚点定位在流程上,对所有工种、工序都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一是采用“样板引路”的方式进行实物交底,使施工的质量目标和验收标准一目了然;二是通过手机扫二维码,动态检查各工序施工管控验收情况以及方案的审批、作业人员的交底、材料的报验等各种信息;三是项目开发使用智慧工地数据集成平台,及时、充分掌握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四是运用BIM技术指导现场临设布置,施工进度控制,有效解决上跨地铁运营1号线、在建4号线等重要节点的施工安排和工序穿插等核心问题。
绿色施工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项目在总体规划中融入绿色低碳的理念,从材料采购、设备选用、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一是项目自主研发了江苏省首例大跨度可移动文明施工管控大棚,采用钢结构拼装式设计,实现材料重复使用;二是引进泥浆分离系统,将泥浆固体颗粒和泥浆液体有效分离,解决环境污染和施工用水循环利用问题;三是工地围挡上安装扬尘监控自动喷淋系统,将文明施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通过各项标准化施工的新举措,项目获得了江苏省三星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的荣誉称号。以工匠精神为指引,打造优质高效团队
在建设高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中,项目部积极倡导凝聚、向上、担当、高效精神,力求为公司培养一批市政工程领域“能作为、敢担当”的优秀员工。
项目根据班子成员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合理分工,且“分工不分家”,充分利用职工大会、“三会一课”等,引导员工向窦铁成、白芝勇、马海民、梁西军等全国劳模和身边的先进典型看齐,讲清、吃透形势任务,3名副经理分别带队驻扎三个工区,其他班子成员除承担分管业务外,主动深入生产一线的重难点区域,既当好指挥官又当好战斗员,造就了一个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在项目工地,涌现出了一批勤奋工作、肯动脑筋,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优秀员工。
项目总工程师辛保成积极践行“流程化”管理,采用“样板引路”进行实物交底,主导创新的多项小改小革,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工效,得到了市政质监部门的认可和推广。其本人也获得了“无锡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党建联盟为依托,促进企业品牌建设
项目党支部以“企地同轨”党建共建品牌为指引,高度重视与“红杜鹃”党建联盟单位的关系构建和维护,从质量、安全、环保、党务、标准化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配合无锡市住建部门召开全市现场观摩会,开展技术创新、志愿者服务、公益助残等活动,展现属地央企的社会担当。在市建管中心所辖重点工程的季度履约考核中,项目连续多次获得市政道桥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赢得了相关单位的一致认可。
两年来,高浪路项目团队立足无锡市场,精益求精干好在建工程,在项目管理和属地经营上做了许多有益尝试。项目将继续勇于担当,加强大商务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项目管控水平,倾力打造精品精美工程,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陈仕强韩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