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泡在玻璃杯中的茶叶在热水里缓缓舒展。初啜第一口时,茶汤清浅得几乎尝不出滋味,就像我刚踏入宣传干部培训课堂时的心境——带着对新政策、新方法的懵懂,对新时代宣传工作的诸多困惑。如今课程落幕,杯中茶已泡至第三道,醇厚的香气在齿间萦绕,这杯从淡到浓的茶,恰似我在培训中的成长轨迹。
初泡的茶,带着几分生涩的清爽,一如茶叶初离枝头。开班第一课聚焦通讯员队伍建设,那些理论知识仿若新芽,带着蓬勃朝气却稍显稚嫩。关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往虽有听闻,但在老师抽丝剥茧地讲解下,才惊觉其如深埋土壤的根系,稳固着宣传工作的根基。老师谈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守住新闻宣传阵地,就是守护我们思想的“绿水青山”,不容任何杂音干扰。而通讯员队伍建设,宛如精心培育的茶苗,只有挑选优质“种苗”,给予充足“养分”,才能茁壮成长为宣传的“生力军”。这堂课,如同初泡的茶,虽清淡却开启了知识的“味蕾”,让我意识到宣传工作的政治性与基础性,理论知识的种子开始在心中萌芽。
第二泡的茶,滋味渐浓,茶香也愈发清幽,如同茶叶经历炒制逐渐成形。培训中期的舆情防控处置与企业文化建设课程,为我带来全新视角。在舆情防控处置课上,老师以诸多真实案例为“炉火”,教会我们如何在舆情的“热锅”中巧妙翻炒,化危机为转机。原来,舆情并非洪水猛兽,而是民意的“放大镜”,关键在于如何及时监测、正确引导。当面对负面舆情时,要像茶农精心呵护茶叶一般,用真诚与耐心回应公众关切,精准施策,避免舆情“焦糊”。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则是为茶叶赋予独特的“风味”,中铁一局有其独特的“基因”,我们要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将企业文化的“茶香”传递给每一位员工与社会大众,凝聚起企业发展的向心力。这一系列课程,让我对宣传工作的方法有了更深刻地把握,理论知识开始与实践技能交融。
第三泡的茶,醇厚回甘,余韵悠长,恰似茶叶历经多道工序终成佳茗。视频拍摄与制作技巧、新闻摄影、报纸新闻宣传等实操课程,是实打实的“制茶”环节。在视频拍摄与制作技巧课上,全新AI软件的应用,如同挑选最鲜嫩的茶叶;掌握剪辑节奏,好似控制火候炒制,让视频内容“色香味”俱全。新闻摄影中,学习如何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光线的运用、构图的选择,是为照片增添“茶香”的关键。报纸新闻宣传则像是将茶叶包装上市,通过选择恰当的内容、合适的版面设计、发行渠道,让新闻“香飘四溢”。有位老师提到,宣传工作者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群众的贴心人、文化的传播人”,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宣传工作不仅要坚守政治立场,更要扎根群众土壤,用真情实感架起党、企业、职工之间的桥梁。就像这杯浓淡相宜的茶,既有理论的厚重底色,又有实践的鲜活滋味,让我对宣传工作的使命有了更强烈的认同。
茶有浓淡,味有回甘,学习之路亦是如此。短短三日的培训,就像一场恰到好处的冲泡,让我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品味到宣传工作的真谛。初尝时的生涩,是认知的起点;再品时的醇厚,是能力的提升;回味时的甘甜,是初心的觉醒。
如今杯中茶仍有余香,而我已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未来的宣传路上,我会像泡好一杯茶那样,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在理论学习中沉淀底气,在实践探索中增添锐气,让宣传工作如清茶般温润人心,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讲好一局故事,传播好一局声音,塑造好一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