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27日
在狭路中奋战
——中铁一局一公司贵阳市汪家大井项目施工侧记
文章字数:1804
  中铁一局一公司(广州分公司)承担施工的贵州贵阳市汪家大井项目跨越贵阳市花溪区、南明区、双龙区,线路总长8.4公里,为市政供水工程。其主要工程内容有航天园、1号隧洞共长约4.4公里,明挖段3段、长约4公里,泵站1座。
  这项工程初期可谓一波三折。按照中标时的设计还未开工,主要因为线路途经的南明河由贵阳市管河道变为贵州省管河道,不允许开挖而变更为开挖航天园隧道,施工时间被迫推迟;而且施工难度增加、施工环境亦是雪上加霜。据项目负责人董锋介绍,汪家大井现在的施工方案与招标时相比变更了97%,其中增加的航天园隧道中有长约250米的临河段,距离河道最近的地方仅有5.6米,带来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渗漏水治理;航天园隧道的第二个难点是,隧道下穿国家涉密单位,不允许进行地面勘测地质状况,项目部只得使用地质雷达、超前钻孔、超前预报的方式勘测前方地质,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工序、成本。项目部针对渗漏水采用了帷幕注浆与导流管结合的方式治理,使渗漏水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以钻孔、开挖、钻孔的循环作业边探明前方地质,及时采取措施掘进施工。
  在航天园隧洞进口掌子面,我们看到,有2名工人站在管棚上在进行小导管注浆作业。项目安全总监刘旭介绍说,航天园隧洞侧穿南明河段原设计为洞内帷幕注浆,施工周期循环长、进度慢。项目部为加快施工进度,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将洞内注浆改为地表注浆,形成了洞外注浆,洞内导流管开挖两不冲突工作面,即加快了施工进度减缓工期压力又能保障安全掘进。在进入隧洞途中,3名工人在忙着清理地面上的泥水,保障文明施工。在出口掌子面,1名工人操作进料机,1名工人手持喷枪在进行混凝土初次支护喷射。
  在1号隧洞出口掌子面处,我们看到一台名称为悬臂式掘进机几乎占满了隧洞空间,我们只能侧身一步一步挪到掌子面,1名技术人员拿着仪器在检测有无瓦斯。项目副经理罗伦益介绍道:“1号隧洞出口段有近700米为低瓦斯段,项目部安排3名瓦斯检测员每天分3班全程在隧洞内检测瓦斯气体;洞内24小时连续不间断通风,确保洞内气体通畅稀释瓦斯含量;掘进严格按照“短进尺、强支护、勤检测、少扰动、强通风”的基本原则进行。
  罗伦益指着掘进机说:1号隧洞初支后净空高3.5米、宽3.5米,而悬臂式掘进机铲板宽为3.6米,掘进机无法进洞施工。项目部加工缩短掘进机铲板宽度至3.2米。另一方面,掘进机机身长14米,无法通过半径为30米的曲线段,项目部通过加宽断面保证了掘进机正常通行,才使掘进机在隧洞内正常通行。在1号隧洞,这种曲线有8处之多,且多为60度以上的弯度,给施工带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1号隧洞地质整体以灰岩、白云岩及燧石灰岩为主,岩质较硬,开挖难度大,但个别地方围岩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千里之堤决于蚁穴”,尤其在出口及进口小里程均为反坡,洞内地下水发育形成积水严重。项目部在隧洞每隔一段距离施工一处集水井,使隧洞内地下水流向井内,再用水泵将水接力式排至洞外三级沉淀池内;同时,项目部及时进行超前地质钻探、地质雷达探测、弹性波法探测及瞬变电磁探测,有效了解前方围岩情况,做到未雨绸缪,避免突泥涌水情况的发生。
  据此,可以说,这个属隧洞工程、深基坑工程、高支模施工的项目,工作面多、安全风险大,涉及超危大工程。在项目施工初期,项目部主动对沿线危险源进行摸排、分析、辨识,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对危险性较大及以上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布控,并对重要工点隧洞、明挖段进行网格化管理,确保项目安全施工。
  在项目进入正式施工后,项目部将现场划分为4个工点、8个工作面,并将1号隧洞出口定为首开工点,先施工1号隧洞、次施工明挖工程、再施工航天园隧洞、后施工加压泵站。从今年春节项目快速复工复产,迅速掀起大干热潮,尤其是公司开展“高扬党旗主题活动暨大干120天劳动竞赛”后,项目部投入180多名工人、30台机械设备,在有施工条件的2座隧洞三个工作面掘进机24小时循环作业,开挖、立拱架、喷浆初支……有序推进施工。截至到4月20日,项目部已完成总产值的49.2%。
  董锋介绍道,贵阳市“汪家大井”水源应急替代工程是替代东郊水厂现有水源即汪家大井的输水工程。整个工程建设涉及经开区、南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乌当区4个区约84万人口的饮用供水,工程设计规模每天供水为30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极大地提高全市供水安全抗风险能力。同时,工程的建设通过水源置换,可释放汪家大井水源保护区大量的土地,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创造关键条件。
  (通讯员王冬生蔡昕)